11月17日0時,北京市啟動了今年第一次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按照橙色預警應急方案要求,北京市移動源監管部門以重型柴油車為重點,全員上崗,開展了執法檢查。
17日夜間19時許,在房山區107國道琉璃河檢查站進京方向處,僅僅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里,督查組就發現了5輛排放超標的柴油貨車。
“對于這些超標排放的車輛,我們處罰和登記后都對他進行勸返?!狈可絽^環保局排放管理站工作人員張進雄向記者表示,這些超標排放的車輛一旦被登記,將無法進行年審和過戶,必須在一個月之內進行修理,并到檢測場重新檢測,直到排放合格后才能上路。
據不完全統計,從11月16日9時至17日14時,全市移動源監管部門共出動檢查組95組,執法人員339人次,共檢查機動車4.42萬輛次,處罰超標車103輛,處罰金額3.41萬元;各進京口共發放環保憑證4724份,勸返外埠進京超標車185輛,檢查加油站107座,檢查檢測場24家。
繼前些年的工業污染治理、秸稈禁燒等措施后,機動車污染防治已經成為大氣污染防治的下一個重點。
過去幾年,環保部大力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嚴控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過剩產能和京津冀等區域的煤炭消費總量,大范圍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強化秸稈禁燒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重污染天數比2013年下降了52.3%,其中京津冀地區下降了51.7%。
不過,環保部大氣司司長劉炳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好干的已經差不多了,剩下的則都是難啃的骨頭,最難干的事情之一就是機動車污染控制。
北京大氣細顆粒物源解析結果也表明,機動車排放已經成為細顆粒物的首要來源,年平均占本地排放源的31.1%,在近日霧霾天氣嚴重等極端不利條件下其比重甚至會達到50%以上。
問題多多
據了解,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大、使用強度高。統計顯示,北京市目前機動車保有量已達570多萬輛,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量分別占大氣污染物的50%和40%左右。
環保部在督查中發現,道路上至今仍有“假國四”車輛行駛,所到之處黑煙滾滾。在房山區琉璃河檢查站,執法人員就攔下一輛河北籍的“假國四”貨車。
“一輛這種車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就相當于200輛國四小轎車的排放量總和?!杯h保部機動車污染監控中心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而這種實際排放水平與車輛信息不符的“套牌”貨車,在北京還有數千輛。
同時,在近日的重污染天氣期間,環保部和北京市環保局聯合開展的路檢抽測結果表明,車齡10年以上的車輛排放超標率較高,運行里程超過30萬公里的出租車排放超標率更是高達80%-90%,重型柴油車超標問題也很突出。
此外,外地進京車輛的問題也很嚴重。統計顯示,目前每天進入北京的車輛達30萬輛/天,其中重型車輛占了三分之一,而這些重型車輛中又有一半以上都達不到國三排放水平以上。
“幾萬輛重型貨車在夜間進城,就相當于幾百萬輛小轎車晚上還在街上跑,污染無法有效擴散就不難理解了?!北本┦协h保局機動車污染治理處處長李昆生此前在媒體采訪中表示。
多管齊下
由于移動污染源涉及區域范圍較大,區域間協作力度弱,效率不高,所以機動車尾氣治理一直面臨重重困難。
目前,在機動車污染防治方面,環保部的總體思路是要全面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法和國務院關于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便民惠民的決策部署,堅持“車油路”統籌、全方位監控、全過程監管,以降低機動車污染排放水平為核心,以重型柴油車等高排放車輛為重點,加快構建以信息公開為引領、排放標準為依托、數據互聯為支撐、嚴格執法為保障的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新模式。
目前,環保部已著手開展多方面工作,其中包括:依法實施新生產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公開制度,建立環保達標監督檢查、環境保護召回制度;強化監督管理,降低在用機動車排放水平,加快推進國家、省、市三級機動車排污監控平臺聯網,加強對重型柴油車等高排放車輛的監督管理,推進黃標車、老舊機動車的加速淘汰等。